查看原文
其他

90后,真飒!

她的青春是
7天63小时记录下200余条
社区联防联控的登记信息
他的青春是
踏雪前行7公里修复风机
连续50余天守护这座山
……
他们的青春是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90后”

2020年,他们的青春从这里走过
无论是身在前线,还是守护家乡
无论是防控疫情,还是复工复产
他们冲锋的身影无处不在
向前冲!是90后的答案
 

撕掉“不”字,90后很靠谱



2月13日,是我作为青年志愿者代表公司参与社区联防联控工作的第7天。那天清晨,气温骤降,我特意换了一件厚厚的棉袄,早早的前往联防联控岗位。“您好,请问您是小区哪户哪栋的居民,疫情期间,出入小区请您配合我们做一下体温监测登记”我像往常一样,细心的询问出入小区的每一名居民。
“我就到对面买包烟就回来,还用量什么体温,登什么记呀,拿着鸡毛当令箭……”一名男子不由分说飞快地向外跑去。
我紧追不放,终于在他即将进入商店前追上了他。男子在我的坚持下,终于登了记,测量了体温。我气喘吁吁的往回走,一抬头看见小区内大爷大妈站在门口对我高高树起了大拇指。
“小姑娘真是好样的,你很勇敢,为了守护我们的安全,你辛苦了!”
听到大爷大妈赞美的话语,我的心里甜甜的,所有的委屈和辛苦瞬间烟消云散。坚守联防联控岗位以来,我经历过在引导群众时恶语相向的质疑,经历过棉袄被风雪穿透的寒冷;收到过公司及居民送来的暖心关爱,也吃到过联防联控中最美味的饭菜。而此刻,我忽然意识到,我长大了,我已不是爸妈眼里的小孩子了,我也能用自己的力量撑起属于我的责任和担当,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我很荣幸也很自豪能参与到联防联控的志愿服务岗位中,为疫情防控筑牢基层防御堤坝,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为一名90后,我想大声的回答:祖国,我们已长大,2020,是时候出一份力了,保家卫国将有我们的担当与责任!

纯阳山上的守望者



“有两台风机需要检修,现在路不通,要不过几天再说?
“等不及了兄弟,现在出发,咱们走过去!”
2月18日,两台风机接连出现故障,可大雪封山,车辆无法通行,为了尽快消缺,三名工作人员背着工具和药箱踏雪翻山7公里,徒步奔赴现场。山上风大,一路坑洼多又被积雪覆盖,单程3个小时,修复风机后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驻地时已是下午。他们惊喜地发现,同事们早已在门口等待,用热烈的拥抱迎接他们凯旋。
这个故事发生在湖北麻城海拔千米的纯阳山上,主人翁是中国电力纯阳山风电生产部二值的9名90后小伙:王名明、王公正、梅勇、陈小聪、江欢、王坡、柯辉、胡作斌、洪学智。疫情发生以来,湖北全省采取防疫管制措施,9名小伙儿自1月20日上山至今,已在这此坚守了2个多月
山路陡峭,开车去最近的山村要一个小时,整座山上除了他们没有人居住。他们与风作伴、与谷合唱,按时巡检、监盘、消缺……60多天以来,他们自己做饭,互相支持,默默维护机组安全运行,用坚守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着贡献。
夜幕降临,纯阳山绚烂的夜空星芒闪耀,宁静的大地上,37台风机上的航标灯像红宝石一样闪烁着光芒,一路指向天边。9个乐观的年轻人像一团星火,他们迸发的能量,温暖着山下的无数村庄。
 

我年轻,扛得住!理应冲锋在先



“一号岗,一号岗,请注意戴好口罩!”连续几个晚上,我做梦都在喊着这句话。
今年的春节,是我们保卫部过得最充实的一个年。自战疫打响,我一直住在现场值班宿舍,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组织早班会,落实当日工作布置和防护措施,安排警卫巡逻,管理出入场人员登记、测温,工作慰问等,回到宿舍基本都是半夜十二点。连续上班41天无休息,说不累,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作为90后,身体素质好,这种时候理应冲锋在先!
战疫一线,有苦有甜,保卫工作虽然繁杂,也因为疫情不能陪伴在刚刚新婚的妻子身边,但我身边有一群携手并进的兄弟,我们一起守护国和一号的平安;因为我们所有防疫一线人员的坚守,实现了国和一号人员“零感染”。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在我们国和一号大家庭,收获的点点滴滴乐趣与感动,都是我人生当中的美好回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90后已经长大了,并且在学着前辈的样子慢慢成长,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成为新时代的中坚力量。2020,加油!

山河无恙,我们再相会



早晨八点,我迎着初春的暖阳,背着沉重的工器具,徒手攀爬至距离地面75米风机顶端,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风场32号风机机舱内的操作平台上,我像一名外科医生,操作着扳手、钳子、万用表等“手术工具”,对风机进行日常检修,确保设备健康。同一时间,我的妻子,正在安徽淮南和她的同事们一起,为抗击新冠肺炎、挽救患者而忙碌着。
我叫田璞,是吉电股份华东区域公司章广风电场安全员,妻子杨蕊是淮南市朝阳医院护士,我俩都是90后。因为工作需要,连续三年的春节,我都没能回家过年,本想着今年春节值班结束后立即赶回去,抱抱出生不久宝宝和辛苦的妻子,但没想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我停下了脚步。这个特殊时期,我必须留在场站做好维检,保证电力供应。满怀愧疚的我正想着和妻子道歉,却听到了让我骄傲又担忧的消息——大年初一,刚休完产假不久的妻子竟主动请缨、放弃休息,参加了医院的防疫工作。
“老婆,注意防护,一定照顾好自己!”
“‘大家’和‘小家’我们都要守护好。”
当我仔细排查电气设备故障时,她正细心照看前来就诊的病患;当我久未打理的头发慢慢变长时,她却穿上防护服,剪去了美丽的长发……作为90后的我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17年前的非典,我们少不更事,17年后的新冠,我们接棒抗疫!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该我们挺身而出了!
她在“疫”线救人,我在一线保电。已经50多天没见面的我们,除了对彼此的牵挂,还有对未满周岁的孩子的惦念,但我们更希望自己的选择和坚守能为年幼的孩子做个榜样。
“疫情结束,山河无恙,共赴春暖花开……”这是我和妻子的约定。

关键时刻

自己动手要啥都有



1月29日上午7点,调度主管的电话打了过来,“2号高气机上位机报了装置故障,需专业人员检查处理。”得知消息后,我和我的同事老袁立即赶去现场,经过细致检查发现,气机的高压气管接头喇叭口出现裂纹导致漏气。“这可怎么办?高压气管不是易损件,仓库没有备品,新购买的备品气机也没有这根管子”我焦急地说,今天是大年初五,又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的时候,物流中断,厂家休假……备品是没法指望了。但现在是防疫保电的关键时期,气机故障存在很大的风险,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不能轻易地说放弃,要对设备负责,要严保设备稳定!
我拿着有裂纹的气管翻来覆去地看,突发奇想,“既然气管是铜的,是不是可以把裂纹段切掉,然后再重新做一个喇叭口出来?”“90后很有想法呀,可以试一下!”老袁也很赞同我的想法。说干就干,我俩拿着气管去了加工台,切割、胀管、打磨,一顿操作,第一个加工出来的喇叭口厚度不均匀,而且形状没完全加工出来。虽然第一次没做好,但验证了我们的想法是正确的,我脸上有了些许笑意,缺少备品的无助感消去了不少。我们再接再历,进行了第二次尝试,这一次喇叭口做的倒是均匀,但是宽度不够。“管子太厚了,有点难加工啊。”老袁额头上汗涔涔说。“要不然加热试试?”,我提议用热风枪加热铜管,然后再加工。加热后的铜管,明显软一些,第三次尝试,终于加工出来了一个漂亮的喇叭口!立马装复气机,然后进行打压试验。“气机打压正常!无漏气”,我激动的向调度主管汇报情况,“关键时刻,自己动手,要啥都有!搞机械的,金工操作可得会”老袁笑着夸道。
第一次过年值班,我就碰到从未出现过的设备缺陷,当时是有点紧张的,但是保电任务在前,遇到困难也要想方设法的解决,不能轻易的放弃!这次能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手动加工零配件修复设备,深深的鼓励了我,同时,也警醒了我,碰到设备问题,不能简单的靠换解决,要有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有动手加工的技巧,更要有敢于尝试、不放弃的态度。

管太多的“小倔孩儿”



早晨8点多,与接班的志愿者交接完工作,我转身向小区内走去,“思宇,累了一晚还不回家休息吗?”一同执勤的社区大姐姐问我,“我去于奶奶家看看,没什么事我就回”。
作为一名社区联防志愿者,在这个小区执勤已经25天了,一开始,我是被小区的大爷大妈们嫌弃管得太多的“倔小孩儿”。我所值守的是一个的老旧小区,共有75户138位居民,其中以老年人居多,为了大家的安全,一开始不少与他们“斗智斗勇”。
我口中的于奶奶,就是这样认识的。有一天,我在门口看见一位老奶奶没戴口罩正慌张地想走出小区。我赶忙跑过去拦下了她。“老奶奶,要戴口罩呀。”“我,我家里没有口罩,孩子都在外地没回来,我想去药店买点。”仔细询问才知道,于奶奶是一位74岁的独居老人,住在二单元的一楼。看着于奶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我赶忙把自己的兜里的备用口罩给她戴上,送她回家后帮她买了药。打那以后,隔三差五下班后我都会去于奶奶家看一看,帮她购买一些药品和物资。慢慢地,我成了院里爷爷奶奶的联络员,帮他们的子女送菜、送药、兼职跑腿。
我年轻,所以申请了值后夜班,春寒料峭的通辽夜间气温常常零下十几度,一个班8个小时,人少的时候我就和同事轮换着到临时铁皮小屋里暖一暖。有一天下了一夜的大雪,清晨杨爷爷竟然用保温盒给我送来自制的豆浆,我好像又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虽然每次回到家,妈妈看到我冻得红肿的手脚又心痛又担心我,但我从未后悔报名参加党员志愿服务队。我长大了,轮到我来照顾守护更多人啦!如今小区居民都称我是贴心暖心的“棒小伙儿”。

我来想办法

一定保证防疫物资到位



1月31日晚,收到各光伏厂家复工复产通知后,电能监理党支部火速任命我为“党员突击队队长”,带领三十多个监造队员立即开工、保障生产。我紧急收拾行李,独自登上返京的列车,心里虽然挺忐忑,但我知道,身为队长“突击”是我的使命和责任!
“洋哥,工厂要复工,但我没口罩。”“洋哥,项目需要检测,我也没有口罩”,视频会上,身处各地的监造队员们纷纷提出防疫物资紧缺的问题。“我来想办法,一定保证防疫物资到位”,翻翻抽屉看了看,我自己也仅有10只口罩,怎么办?我每天揣着酒精消毒喷雾,全副武装去药店排队买口罩,同时也联系在京的朋友挨家借,手上因为酒精消毒过敏蜕皮起了红疹,但我知道不能懈怠,我是大家的希望!经过6天千方百计地购置,总算凑足了100只口罩,寄给了最紧迫、最需要的队员。
“组件有问题吗?”“怎么解决的?”“住哪儿啦?”“吃了没?”“口罩够用吗”“注意防护”……复工项目丝毫不能耽误和马虎,每天晚上,我都要确认了项目进展和所有队员的健康情况后,才能安心入睡。一个多月里,我们共监造22万余块光伏组件,没间断、没遗漏、没折扣,完成了手头24个项目的监造工作以及21个项目的检测工作。
我是步入而立之年的90后,我一定可以带领光伏团队在疫情中平安逆行,在艰难处成长,取佳绩、创辉煌。

乘风破浪,“勘”当大任



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项目是山东院海上风电领域重点工程。疫情期间,接到业主关于勘测进场的通知后,勘测事业部成立海上风电青年突击队,拉响复工复产的汽笛。
作为这支90后团队的负责人,我深感肩上的压力重大。出发前针对船舶的特殊环境,我制定了本项目详细周密的疫情防控措施,同步组织所有上船人员提前进行隔离。勘测现场我坚持每天做好船上工作人员早中晚三次体温检测记录,同时制定了生活及办公区域定期消毒措施、外来访客排查登记措施、船舶定时定点补给措施等细则,建立了船舶在航期间的疫情防控应急机制。
春冬季节,外海海域涌浪普遍较大,晕船是困扰队员的一大难题,栏杆外面海浪波涛汹涌,船舱里队员的胃里亦翻江倒海。虽然自己也是吐得一塌糊涂,但作为团队的主心骨,此时不仅要时刻关心队员的身体状态,更要冲锋在前,咬牙完成手上的工作。为紧抓海上作业难得的窗口期,我们24小时轮班制作业,与凌晨凛冽的海风奋力搏斗,为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时间、打牢根基。
一位老船长曾告诉我,“风浪来了不要慌,船头一定要迎风踏浪,这才是前进的方向”,我一直以此激励自己。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经此“战疫”,相信90后的我们必能携手同心,堪当大任。

扮演多个角色

照顾大家我很幸福



2月8日,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也是我在约旦火电调试项目连续奋战的第154天。
那天是我春节以来的第一次轮休,正好实现我为“泡面堆”里的同事们改善伙食的计划。下午我早早地就开始准备,洗菜、切菜……晚上,从工地回来的同事们看见满满一桌菜都喜笑颜开的说:“还以为给大家理发是你的绝招,没想到做饭才是啊。”一番大快朵颐之后,大家摸着圆滚滚的肚皮,对我竖起了大拇指“真不错,以后你就是咱们项目上的御用厨师了”。
因为疫情的缘故,项目部要求大家不再去项目食堂就餐。看着三餐只能在宿舍吃泡面而日渐消瘦的同事,我主动把为大家做饭的任务承担了下来,在同事的协助下,已经为项目部6个人做了60来顿饭。现在同事们和我打招呼时,基本都是说“平锐,今晚吃什么呀?”
去年7月开始,我作为首批工程师进驻约旦项目现场,扎根中东沙漠,战高温、迎风沙,加班加点,按计划完成了辅变倒送电、锅炉酸洗等多个重要节点。工作之余,我还和同事们一起在中国驻约旦大使馆认捐了一万只口罩寄到国内防疫一线,又代公司采购了8.6万只口罩支持复工复产。如今,国外的疫情形势日趋严峻,我能做的就是坚守岗位、强化防控,我相信,我们的坚守就是对祖国最好的支持。我是90后,坚守和奉献就是我为青春交出的答卷。

2020年的一份特殊“答卷”



2月下旬,我接到公司招募志愿者的通知,刚出隔离期的我第一时间报了名——终于可以为防疫多做一点事情了!随后我开始为参加志愿活动做各项准备,了解病毒的传播、防护、易感人群等相关知识,还专门准备了出行套装。
之后的日子里,在公司的组织下,我参加了数次志愿者活动。支援上海市闵行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为社区返沪人员做登记及社区居民体温测量;利用周末去参与“健康云”APP信息登记录入工作;当收到公司团委关于无偿献血的倡议时,作为身强体壮的青年人,我责无旁贷,积极报名,挽起衣袖……
在种类多样的志愿者工作中,少了恐惧感、收获了成就感。这些成就感来源于社区居民的点头微笑、协助完成信息录入后的一声声感谢、医护人员在献血之后的关心慰问……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名普普通通90后,虽然不能没有冲锋在防疫一线,但我依旧能够为疫情防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我想这便是我给2020年的一份特殊答卷。
 

坚守的日子很充实



疫情防控期间,恰逢龙羊峡水电站4台机组轮流检修,作为电气班班长的我,开始变得异常忙碌。每天都要掌握班组成员、外委检修人员的体温及身体状况,检查班组及设备区域消杀情况,宣传防疫知识……
这些年的成长与一次次检修的磨炼是分不开的,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检修机会做到每个部件检查无遗漏。我是2013年7月入职,2017年竞聘为副班长,2018年成为班长,公司给我们年轻人提供了充分展示才能的平台。我也格外珍惜每年的机组检修时期,这时候可舍不得轮休。
今年加上疫情影响,我倍感压力,作为班长的我,更是丝毫不敢松懈。除了要严把每个工作节点的质量,掌握好每项检修作业的进度,整理分析过去一年设备运行的数据,按照经验及时处理发现的缺陷和潜在隐患,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还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好长期坚守岗位班组成员的心理疏导,以及对老师傅的关心关爱工作。
这些天的坚守,更让我体会到责任。在疫情面前,虽然我只是一颗“小螺丝钉”。但每个人的守岗有责、守岗尽责能汇聚成巨大的力量。我想,这就是对战疫工作最好的支持。

做国家电投人自己的保险服务管家



在这场特殊的战“疫”里,1459名奋战在医护一线的国家电投员工家属收到了一份暖心专属保险保障,3万余名集团员工获得30亿总保额的疫情专项保障服务,这是我们公司在严峻形式下研究出的硬核抗“疫”保障方案。我很荣幸能为冲锋在一线的职工及家属尽自己的一份力,很荣幸能和“融和e保”这个平台共同成长。
作为运营团队成员,疫情一发生,我立即与各大保险公司展开电话协商谈判,努力寻求性价比最高、价格最低、服务最广的防疫保障方案。经过广泛调研,我了解到平安公司推出“E生平安·疾病守护金”保障产品,团队第一时间取得联系,依托“统保”重要客户客优势,多方协调,最终得到战略合作伙伴平安公司产品份额的支持和帮助;我和团队成员第一时间组织材料、申请报备,同时克服居家办公限制与后台信息服务人员彻夜通宵调试系统、优化投保流程,确保大家能顺利投保。
为了抗击疫情,大家都默默奉献着,我愿像化学催化剂一样,看似微小却能助力整个团队的化学反应。当看到3万余人顺利投保,我既欣慰又荣幸能在“融和e保”这个平台上为这场战“疫”尽自己的一份力。我愿一直作为“催化剂”,为员工催化出更好的保障,做国家电投人自己的保险服务管家。

时代的际遇

曾让人以为他们扛不起风浪

甚至还被贴上“个人主义”等各种标签

然而,在这个艰难的春天

以90后为主体的年轻一代

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

 

一群怀揣赤诚之心的年轻人

在一次次锤炼中,用时间证明自己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

是堪当大任的!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源:国家电投

策划/编辑:周心、杜玉

素材来源:东北公司,中国电力,国核示范,吉电股份,五凌电力,内蒙古公司,成套公司,山东院,国家核电、上海核工院,能源科技工程,黄河公司,资本控股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加入头条号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